青岛市培训机构房屋抗震*检测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28 浏览数:241
    发货地址:广东省深圳市  
    产品数量:566.00套
    价格:¥2.22 元/套 起

    青岛市培训机构房屋抗震*检测报告


    现场采集的数据
    1. 1. 1  结构图和建筑图的测绘与复核当已有房屋结构图时,应根据房屋的结构形状对原始图纸进行复核,包括整体*复核和重点部位抽样复核;当没有房屋的结构图时,应根据房屋的现状进行现场测绘。而对房屋建筑图的测绘和复核,重点放在对墙体的厚度、门窗洞口的尺寸、层高、房屋进深和开间。在对建筑物建立模型结构分析时,必须根据现场测绘的结果来建立模型,明确主体结构的类别和传力体系,建立合理的结构分析模型,这样才能使对房屋的抗震鉴定更准确也更合理地为结构建模计算分析提供依据。
    1. 1. 2  建筑物的外观检查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建筑物墙体是否开裂,房屋整体是否沉降、倾斜,钢筋是否漏筋,锈蚀,圈梁、构造柱布置情况,楼屋盖形式,楼梯间的布置,这些外观情况的准确把握, 为下一步加固设计提供准确依据。
    1. 1. 3  承重结构材料的性能检测
    对多层砌体房屋结构的性能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构造柱、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钢筋的分布检测、墙体的砖或砌体以及砂浆的强度。
    1. 2  抗震鉴定标准及步骤
    1. 2. 1  地基和基础鉴定
    根据规范中6 、7 度时及建造于对抗震有利地段的建筑,可不进行场地对建筑影响的抗震鉴定且此次抗震鉴定的教学楼大多数基础无腐蚀、酥碱、松散和剥落,上部结构无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倾斜,因此可对此次抗震鉴定的教学楼不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


    结构体系的鉴定
    (1) 高度、层高和层数。根据文献[ 3 ]规定,设防烈度为8 度的普通砖实心墙( ≥240) 乙类设防的B类砌体房屋的大高度和层数分别不宜**过18 m和6 层,对横向抗震墙很少的同类房屋分别不宜**过15 m 和4 层;现有普通砖的层高不宜**过4 m ,本次鉴定的教学楼高度、层高和层数基本符合该要求。
    (2) 抗震横墙间距和高宽比。根据文献规定,设防烈度为8 度的普通砖实心墙( ≥240) B 类砌体房屋横墙大间距为11 m ,本次鉴定的教学楼基本符合该要求;设防烈度为8 度时房屋高宽比(单面走廊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 不宜大于2. 0 ,本次鉴定的教学楼少数不符合该要求。
    (3) 楼梯间、防震缝设置。根据文献规定,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不宜设有楼梯间,8 、9 度时,房屋立面高差在6 m 以上,或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很大,或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宜有防震缝,缝两侧均应有墙体,缝宽宜为50~100 mm ,本次鉴定的教学楼中部分房屋楼梯间设置在房屋尽端,防震缝设置不合理。
    (4) 砌体房屋材料的强度。根据文献规定,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砖墙体不应低于MU7. 5 ;构造柱、圈梁实际达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学楼使用材料标准较低,砌筑砂浆多数是使用石灰砂浆,标号很低,砖的质量比较差,强度等级基本在MU7. 5以下,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的抽样原则,如验收规范无具体要求时,可参照现行《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 表3.3.13 建筑结构抽样检测的小样本容量规定抽样。建议按不**过三个楼层(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或砌筑砂浆)为一检测单元,我们对结构实体检测项目的抽样数量具体列述如下:

    (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对于同条件养护试件,同一强度等级留置的数量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 组。未取得同条件养护试块及同条件养护试块不合格时,可以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等方法对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每个检测单元同一强度等级抽检有代表性构件不应少于5个。检测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值宜按单个构件推定,当单个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小于设计强度的90%时,应采取扩大检测范围、加大检测比例进一步检测。

    (2)结构实体砂浆强度的检测,每一检测单元内,应随机抽取不应少6 个构件(单片墙体) 进行检测。检测构件的砂浆强度值宜按单个构件推定,单个构件砂浆强度推定值小于设计强度的75%时,应采取扩大检测范围、加大检测比例进一步检测。


    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


    在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工作中,所采用的鉴定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1)对已有房屋综合抗震能力进行判断。 
    从这一层面上看,主要包括抗震构造、承载力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不仅如此,还应该从整体和局部等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分析。对现有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进行细致地分析和判断是现如今,我国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工作的主要方式。
     2)抗震鉴定工作需要从主要部位和一般部位等方面来着手分析。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建筑结构,在对抗震性能进行判定的过程中都应该抓住主要部位,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